為您找到與營商環境標簽相關結果 1820篇
國家發展改革委:堅決斬斷營商環境評價背后的利益鏈條
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金賢東表示,當前社會上以“國家”“中國”名義發布的營商環境評價排名數量眾多,相關評價大多屬于學術研究,采用的指標體系、評價方法、數據來源等與通行做法存在較大差異。有的使用“權威”“官方”等詞語誤導社會公眾,有的過度強調得分排名、組織頒獎儀式,還有的借機搞培訓、收取參會費用。
05月20日國脈政務播報
近年來,各地認真貫徹國務院有關部署要求,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持續破解審批難點堵點問題,在強化區域評估成果應用、精簡審批環節、優化審批流程、推進系統互聯互通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F將我部總結梳理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經驗清單》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學習借鑒。
全國首家營商環境相關破產案件智能辦理平臺上線
5月19日,河南省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鄉破產案件智能辦理平臺”開通運行新聞發布會。該平臺的運行將引入更多的平臺流量、技術和服務,進一步推動破產案件辦理的降本提效,以及破產資產處置的價值最大化。同時也是全國首個支持營商環境“回收率”指標實時統計的破產案件辦理平臺。
珠海獲評全國營商環境單項標桿城市 分享知識產權保護“珠海經驗”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江蘇省蘇州市組織召開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現場會。珠海市作為單項標桿城市之一,在會上圍繞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工作作交流發言,向全國推介優化營商環境的“珠海經驗”。
05月19日國脈政務播報
近年來,各地認真貫徹國務院有關部署要求,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持續破解審批難點堵點問題,在強化區域評估成果應用、精簡審批環節、優化審批流程、推進系統互聯互通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F將我部總結梳理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經驗清單》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學習借鑒。
貴州稅務: “走流程、找差距”建設國內一流稅收營商環境
5月13日,國家稅務總局貴州省稅務局邀請省投資促進局、人民銀行貴陽支行、省醫保局、省社會保險事業局、省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省工商聯等營商環境相關聯動部門人員,到安順市西秀區開展“走流程、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體驗活動。
西寧全面取消政府采購投標保證金
日前,從市財政局獲悉,為依法保障我市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政府采購活動權利,市財政局從影響我市政府采購領域營商環境提升的“痛點”和“堵點”入手,制定了《關于優化政府采購領域營商環境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通過全面取消政府采購投標保證金、免收履約保證金或降低繳納比例等方式,為政府采購領域營商環境提供良好的發展保障。
05月18日國脈政務播報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政務公開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化政務公開,充分發揮政務公開在建設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等方面的促進作用,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動政府決策和管理服務更加透明規范,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作出新貢獻。
05月17日國脈政務播報
按照福建省委關于開展“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要求,3月份,福建省工改辦組織開展了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專題調研,深入各地與企業報建人員、審批部門主辦進行座談、交流,發現了解各地經驗做法,聽取有關意見建議?,F將專題調研中,發現的各地改革典型經驗做法(詳見下文),印發你們。請各地結合實際學習借鑒,復制推廣,不斷優化工程項目審批流程、縮短審批辦理時間,提升審批便利性,增強市場主體改革獲得感。
贊,“衢州經驗”成為全國標桿!
5月13日,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現場會在蘇州召開,在會上,衢州市就勞動力市場監管指標作典型發言,我市18個營商環境評價一級指標中,有16個被列為全國標桿指標,比上一年新增7個,其中企業開辦指標排名全國第一,勞動力市場監管、市場監管、包容普惠創新三個指標實現從短板指標到全國標桿的華麗逆襲。
國脈智庫《營商環境周刊》(第十五期)—“辦理破產”指標解讀及優秀案例
《營商環境周刊》每周1期,每年48期,內容包含營商環境、互聯網+政務等方面政策、動態、優秀案例、理論探討、行業專題等內容。
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報告新鮮出爐
從企業需求出發,以城市高質量發展為主導,營造智慧化的宜業宜居環境 ……5 月 13 日,《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研究系列報告(2021)》和《智慧化營商環境研究報告(2021)》在廣州重磅發布。今年,中大咨詢產業研究院連續第三年推出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研究系列報告,進一步明確新發展階段的營商環境演化路徑與時代機遇,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各地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與高質量發展賦能。
05月14日國脈政務播報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決策部署,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充分響應創新發展需要和社會公眾需求,更大激發創新動力和活力,切實提高社會公眾對知識產權工作的滿意度,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經國務院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深圳龍華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政務服務清單
12日下午,龍華區召開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發布會,在全市率先發布首批15項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涵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資助類、高層次人才獎勵補貼、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深圳市在園兒童健康成長補貼等,將惠企便民政策落到實處。預計首批“免申即享”清單,將惠及企業2000余家,個人13萬余人,為眾多企業和個人“減負”,推動龍華營商環境改革不斷“提速”。
05月13日國脈政務播報
為規范對失信信息的信用修復工作,維護信用主體合法權益,進一步提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治化、規范化水平,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3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3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49號)要求,制定本辦法。